抵掌而谈的成语故事


抵掌而谈

拼音dǐ zhǎng ér tán

基本解释指谈得很融洽。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


抵掌而谈的典故

战国时期,苏秦到秦国去游说秦惠王实行连横的主张遭到失败,就回家乡洛阳潜心研究兵法。一年后他到赵国去拜谒赵王,与赵王抵掌而谈,鼓吹他的合纵主张,赵王十分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以相印,商议六国合纵策略。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抵掌而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武不善作 《西游记》第六三回:“常言道:‘武不善作’,但只怕起手处不得留情,一时间伤了你的性命。”
期颐之寿 《南齐书·禇炫传》:“使渊作中书郎而死,不当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颐之寿。”
翘尾巴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万年也不要骄傲,永远不要翘尾巴。”
陌路相逢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八回:“我与你家小姐陌路相逢,欲言恩,恩深难言;欲言情,又无情可言。”
刑期无刑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珠宫贝阙 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反治其身
冠绝一时 《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敲诈勒索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