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欢离合的成语故事


悲欢离合

拼音bēi huān lí hé

基本解释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出处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悲欢离合的典故

宋朝时期,苏轼、苏辙兄弟情深,同时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宦海茫茫,身不由己,兄弟聚少离多,有一年中秋节,苏轼感慨六年没见到苏辙了,便作诗《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悲欢离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星霜屡移 唐 高适《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星霜屡移,书奏仍阙。”
缘悭分浅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2回:“缘悭分浅,不获再睹丰仪。”
罗掘一空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0回:“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
自强不息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争先恐后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不卑不亢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命与仇谋 唐·韩愈《进学解》:“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分路扬镳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抱恨黄泉 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倒裳索领 《邓析子·无厚篇》:“驱逸足于庭,求猿捷于槛,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