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财好施的成语故事


轻财好施

拼音qīng cái hǎo shī

基本解释指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轻财好施的典故

三国时期,吴国云阳侯朱据谦虚接士,轻财好施,被孙权认定为一个文武全才,并把公主嫁给了他。朱据的部队饷银三万串被王遂骗取,典校吕壹怀疑是朱据贪污,就向孙权举报。孙权觉得这不像他的为人,下令查明了真相。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轻财好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心灰意懒 元 乔吉《玉交枝 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敌众我寡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同病相怜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门当户对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中卷:“个样村僧,岂是寻常种草?要得门当户对,还他景胜人奇。”
绰有余裕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连编累牍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古色古香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