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不全的成语故事


残缺不全

拼音cán quē bù quán

基本解释残缺:缺少一部分;不完整。残余短缺不完全。形容物体经过破坏;变得不完整了。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十二:“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


暂未找到成语残缺不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残缺不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章甫荐履 《文选 贾谊<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易子而教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逸游自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辞简意足 元·白珽《湛园静语·叶水心》:“如此数卷,辞简意足,一坐骇然。”
异途同归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阳春白雪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道山学海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文治武功 西汉 戴圣《礼记 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