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胶似漆的成语故事


如胶似漆

拼音rú jiāo sì qī

基本解释像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


如胶似漆的典故

西汉时期,邹阳与枚乘因吴王刘濞不听他们的劝阻,就投靠梁孝王刘武。刘武的大臣公孙诡因为嫉妒他们的才能,就诬陷邹阳,迫使刘武抓邹阳。邹阳在狱中给刘武写了一封信,其中有“感于心,合于行,亲如胶漆。”刘武深受感动释放了他。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如胶似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精雕细刻 《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语重情深 严复《以〈渔洋精华录〉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诗见述率赋奉答》:“忽蒙佳什誉过庭,语重情深谁敢荷?”
改俗迁风 《梁书·何胤传》:“兼以世道浇暮,争诈繁起,改俗迁风,良有未易。”
坐薪悬胆 《金史 术虎筠寿传》:“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天涯海角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漏洞百出 姚雪垠《<歧路灯>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当机立断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孜孜以求 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
叫化子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没衣服,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就算那间厨房旁边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没有什么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