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

拼音xìn kǒu cí huáng
基本解释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出处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信口雌黄的典故
王衍是东晋人,有名的清谈家。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但是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颜氏家训》中也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信口雌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祸绝福连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十二卷:“万神即时倒,合会琼羽门。使令散祸,祸绝福连。上寝玉堂,世受名仙。” |
| 斩钉截铁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
| 迟疑不决 | 《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
| 革风易俗 | |
| 解铃还须系铃人 | 宋 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
| 经帮纬国 | 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
| 见风是雨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 |
| 出师无名 |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
| 乐道好古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