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墙桃李的成语故事

拼音mén qiáng táo lǐ
基本解释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门墙桃李的典故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夸奖孔子的学生端木赐(子贡)比孔子强,子贡说自己只能走进孔子的门墙而矣。阳虎在卫国犯了罪,逃到北方的晋国对赵简子说朝廷有一半的官吏都是他的学生,他们不但不帮他反而害他,赵简子说他栽培的不是桃李是蒺藜。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门墙桃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
| 狐群狗党 |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
| 将计就计 |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
| 丑声远播 |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
| 物腐虫生 |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
| 刑期无刑 |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
| 杜绝言路 | 《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
| 安安静静 |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
| 饮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 半路出家 |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