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吊民
词语解释
伐罪吊民[ fá zuì diào mín ]
引证解释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案,《南史》为 唐 初所修,“伐罪弔人”之“人”当作“民”,因避 太宗 讳改。
引《梁书·袁昂传》:“吾荷任前驱,扫除京邑,方拨乱反正,伐罪弔民。”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及取 宋,责其背约,名为伐罪弔民。”
亦作“伐罪弔人”。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曰:‘伐罪弔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国语辞典
伐罪吊民[ fā zuì diào mín ]
⒈ 征讨残暴的统治者,以抚慰被压迫的人民。也作「吊民伐罪」。
引《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安老怀少,伐罪吊民。」
近除暴安良
反犯上作乱
※ "伐罪吊民"的意思解释、伐罪吊民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宝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感同身受的反义词(gǎn tóng shēn shòu)
隐讳的反义词(yǐn huì)
群众的反义词(qún zhòng)
堕落的反义词(duò luò)
消耗的反义词(xiāo hào)
和平的反义词(hé píng)
军官的反义词(jūn guān)
草草了事的反义词(cǎo cǎo liǎo shì)
安定的反义词(ān dìng)
聪明的反义词(cōng míng)
土产的反义词(tǔ chǎn)
整整齐齐的反义词(zhěng zhěng qí qí)
扩大的反义词(kuò dà)
自动的反义词(zì dòng)
痛苦的反义词(tòng kǔ)
声张的反义词(shēng zhāng)
常量的反义词(cháng liáng)
面临的反义词(miàn lín)
勇士的反义词(yǒng shì)
弹劾的反义词(tán hé)
工作的反义词(gōng zuò)
动摇的反义词(dòng yáo)
素食的反义词(sù shí)
展开的反义词(zhǎn kāi)
简单的反义词(jiǎn dā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