蝥贼
词语解释
蝥贼[ máo zéi ]
引证解释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 令狐 之役。”
杜预 注:“蝥贼,食禾稼虫名。谓 秦 纳 公子雍。”
《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
李贤 注引《尔雅》:“食苗心曰螟,食节曰贼,食根曰蝥。”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
梁启超 《新民说·论公德》:“苟放弃责任者,无论其私德上为善人为恶人,而皆为羣与国之蝥贼。”
国语辞典
蝥贼[ máo zé ]
⒈ 专吃禾稼的害虫。比喻败类、祸害的意思。也作「蟊贼」。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
近败类
最近近义词查询:
起码的近义词(qǐ mǎ)
姑且的近义词(gū qiě)
丰收的近义词(fēng shōu)
半信半疑的近义词(bàn xìn bàn yí)
飞跃的近义词(fēi yuè)
默默的近义词(mò mò)
一丝一毫的近义词(yī sī yī háo)
开工的近义词(kāi gōng)
交流的近义词(jiāo liú)
气力的近义词(qì lì)
家产的近义词(jiā chǎn)
参见的近义词(cān jiàn)
青春的近义词(qīng chūn)
承诺的近义词(chéng nuò)
起点的近义词(qǐ diǎn)
加入的近义词(jiā rù)
不同的近义词(bù tóng)
组合的近义词(zǔ hé)
破坏的近义词(pò huài)
体例的近义词(tǐ lì)
观察的近义词(guān chá)
明确的近义词(míng què)
自力更生的近义词(zì lì gēng shēng)
洪水的近义词(hóng shuǐ)
得到的近义词(dé dào)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