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乐邑长史高凉黄公性成六平清致
[明代]:王恭
轩丘之人何坦荡,奋身拟在萧曹上。三语曾闻作掾名,一言尚遇知音赏。
谁云枳棘不栖鸾,暂屈长才向小官。月俸持还酒家去,春衣犹似帝京寒。
六平峰下开仙馆,案牍閒时任萧散。南涧飞泉卧内清,西林爽气朝来满。
自从下马少鞭笞,邻邑争传赞画奇。遂使郎官唯坐笑,每逢才子即联诗。
有时独上横琴石,万水千峰起遥忆。金马长悬魏阙情,铜鱼不记乡山色。
南营考绩待朝天,莫笑行囊但一钱。应知太史求循吏,籍籍声名继颍川。
軒丘之人何坦蕩,奮身拟在蕭曹上。三語曾聞作掾名,一言尚遇知音賞。
誰雲枳棘不栖鸾,暫屈長才向小官。月俸持還酒家去,春衣猶似帝京寒。
六平峰下開仙館,案牍閒時任蕭散。南澗飛泉卧内清,西林爽氣朝來滿。
自從下馬少鞭笞,鄰邑争傳贊畫奇。遂使郎官唯坐笑,每逢才子即聯詩。
有時獨上橫琴石,萬水千峰起遙憶。金馬長懸魏阙情,銅魚不記鄉山色。
南營考績待朝天,莫笑行囊但一錢。應知太史求循吏,籍籍聲名繼颍川。
唐代·王恭的简介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 王恭的诗(810篇) 〕
宋代:
李若水
朝阳飞影战余寒,楼上高人久屈蟠。
想见倚栏三盏后,醉横诗眼与天宽。
朝陽飛影戰餘寒,樓上高人久屈蟠。
想見倚欄三盞後,醉橫詩眼與天寬。
明代:
唐璧
云捲霆驱号令行,苍梧城下动欢声。秋毫不犯民安业,不数条侯细柳营。
雲捲霆驅号令行,蒼梧城下動歡聲。秋毫不犯民安業,不數條侯細柳營。
清代:
徐釚
隔岁东风,预欺旅鬓添华发。屠苏传遍,守兰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红闺早掩,诉灯花、向伊难说。除非好梦,归去相寻,不教閒杀。
隔歲東風,預欺旅鬓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
南北朝:
邹浩
甫毕荣亲愿,归休不计年。心冥尘竟远,善积子皆贤。
万事残初梦,千龄掩逝川。登门独无路,追感倍悽然。
甫畢榮親願,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